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让传统课堂变个样——记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3)

来源:舰船电子工程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8-08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从2013年网络学习空间开始试点应用以来,南工校学生整体学习成绩提升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电机与拖动技术”“典型机床控制技术”“PLC控制技术”

从2013年网络学习空间开始试点应用以来,南工校学生整体学习成绩提升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电机与拖动技术”“典型机床控制技术”“PLC控制技术”等课程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的优秀率都有较大提高。以2016年为例,当年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达96%,学生评教优秀率超过95%,教师评学优秀率达85%。

正因为南工校基于Moodle平台打造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用简便,易于上手,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且“性价比高”,目前已被全国61所职业院校和多家企业选用,现有注册教师1327人、行业企业技术人员193人、学生人。全国19所国示范学校的151名教师还基于该平台进行了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建设。2015年,该联盟建设的电气专业数字资源获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三等奖。2017年,南工校“职业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创新设计与应用”的经验入选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学校优秀案例。

南工校师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了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促进了师生协同发展,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进一步扩大网络学习空间的效益,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教学优势,项目负责人、南工校副校长张跃东表示,学校会对网络学习空间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的教师进行多角度的宣传展示,加大培训力度,以点带面,让更多的教师用好网络空间,让网络空间的应用超越课堂,拓展到教师教研、学生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班主任利用网络平台鼓励学生读课外书,讨论交流读后感;体育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分享运动技巧技术、竞技战术,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社团辅导教师把主题活动搬进网络学习空间,借鉴电子游戏的反馈机制提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等等。

将来,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基于云架构模式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空间建设,拓展网络学习空间的服务领域,为教师、学生、家长、企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研究泛在学习视角下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模式,通过融合新时代教育理念,使学习空间更契合泛在学习的个性化、情境化、智慧化特征。这样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将使网络学习空间在南工校焕发出更多的光彩。

一直以来,网络学习空间建设都是教育信息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2012年9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提出:“十二五”期间,要以建设好“三通两平台”为抓手,推动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也就是“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2014年3月,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工作要点》明确提出:提升“网络学习空间”应用规模。在江苏,随着《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年)》《江苏省教育信息化三年行动计划(2013—2015年)》等文件的相继出台,历年的省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都强调网络学习空间的建设和应用要求。在此背景下,江苏省南京工程高等职业学校(以下简称“南工校”)从2012年起就开始探索与实践网络学习空间在教学中的应用,创新了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模式,实践了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个性化学习,给职业教育教与学的变革带来了新的活力。

南工校电子工程系的姚卫老师要开始上“传感器应用”这节课了。如果用传统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讲讲教材内容、放放PPT,对于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估计有不少人上了跟没上一样,根本留不下什么印象。而现在,他早早地就在这门课的网络学习空间上传了相应的微视频、预习材料和思考问题;合作企业的工程师们也把实际应用中的传感器件、产品的照片贴在讨论区里,让学生参考;上课前,学生预习的情况通过网络信息采集姚老师早就了然于胸,宝贵的课堂时间被用来解决大家共同感到困惑的问题,还引入了企业生产中的相应案例作为教材论述的实操应用;课快结束时,姚老师在网络学习空间里布置了作业,每个学生完成的时间、正确率都会最终反馈给他自己和老师,对完成作业感到困难的同学可以在空间里对课上涉及的内容再次复习,并可向教师和有能力的同学求助。每位同学学习这一节课的过程资料都保存在自己的学习空间里,以供一段时间后的总结和回顾……这样来上课,学生就能够真正学进去了。一像姚卫老师这样充分应用网络空间来进行教学的教师,他所在的电子工程系里大约有50%,在整个南工校大约占25%,其余的教师也都程度不同地应用网络空间开展教学。这一切的起源在2012年3月。那时南工校牵头组建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协作组,担负起中职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国家级数字化精品课程资源建设工作。因为成果显著,同年11月,学校被教育部立项为第一批信息化试点学校,实施“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机制与应用模式探索”项目,南工校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正式起步。作为一所建校60多年的老校、大校,南工校的网络空间建设推进之路走得扎实、稳健。第一步:多方调研、精准试点。学校杨晓华校长说:“学校想打造的,不是简单的供师生获取信息的平台,而是真正方便教师教学、方便学生学习的智能化平台。”找准了发展目标,校领导亲自带队赴湖南、上海、厦门、宁波等地的高水平信息化职业院校调研学习,走进课堂,了解制度体系,体验设备平台,还邀请高等院校、IT行业信息化建设专家到校为网络学习空间及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提供咨询指导,校领导、教师与专家共同就空间与资源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调研,反复推敲,继而进行落实。2014年,学校从5个系部中各抽选5名优秀青年教师试点信息化教学。这些对信息技术兴趣浓厚、反应较快的教师开始投入到对教学新技术、新手段的学习和应用中。看到网络空间带来的好处,许多教师也纷纷模仿,对教学方法的变革逐渐从“小试牛刀”变为“大动干戈”,越来越多的课堂出现了全新的景象。第二步:顶层设计、总体规划。在调研、试点的基础上,学校确定了网络学习空间建设的四大原则:第一,以教学为中心考虑信息化工作,坚持信息化服务于教学教改,进而推广到管理等方面;第二,以空间教学为突破口,逐渐改变教师理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第三,以学校的实际校情为基础,不追求大而全,坚持够用、适用的原则;第四,建设、使用、设计相结合,边用边建,逐步实现全覆盖。杨校长坦言,搞教学信息化,学校在硬件设备上没有优势,功夫主要下在软件建设上。第三步:理顺机制、有章可循。网络学习空间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平台,更是教师施展才华、展示教学技艺的平台。激发教师建设、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的积极性非常关键。为此,学校出台《实名制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机制与应用模式探索实施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机制。针对空间资源建设设立奖惩机制,对优质、使用频率高的教学资源提供者进行奖励,淘汰使用率为零的教学资源,形成一种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为促进空间的应用,对空间使用率低的免费空间进行清退、使用率低的试用期免费空间提前结束试用或限制转为正式空间。为提高教师信息化培训效率,严格考勤制度,统一组织考试,考查培训效果。为了让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工作顺利推进,学校建立以校领导为首的信息化试点工作组,明确工作职责,提供组织化保障;制定《信息化试点工作实施办法》和《信息化试点工作项目经费管理实施细则》等文件,分年度考核,提供制度保障;自筹资金680万,作为专项资金,专管专用,发挥最大效益。选派教学质量监控人员(专职或兼职)、家长代表及具有教育教学质量评价资质的机构代表或个人,对教师个人学习空间的主要内容(优秀学习资源推荐、优秀教学资源推荐、个性化内容、互动内容等)进行督教督学,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评估机制,引导教师不断提升网络空间的质量水平。南工校目前应用的网络空间基于开源软件Moodle和SCORM标准,现全校449位教师、名学生已全部加入网络学习空间,注册率达100%。在网络空间中建成网络课程238门(其中校企共建课程13门),浏览量超过1万次的课程有97门,浏览量超过10万次的课程有20门;还拥有个多媒体课件、297个实训教学方案、1839套试卷、35套技能竞赛方案,试题库拥有道试题。二网络学习空间不仅要建,建了还要用,用还要用好。在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这三步一步也不能少。南工校在实践过程中摸索了一套“以学生自导性学习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师课前在网络学习空间预设资源、创建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问题,借助分析工具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课堂重在合作探究,对容易感到疑惑的知识和不易掌握的技能进行同伴互助、合作探究,在完成预设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适度拓展;课后注重评价和反思,在网络学习空间中师生互动,共同对学生的知识和技能学习进行小结和反思,共同建立基础性、提高性、挑战性等多种拓展资源和拓展活动。线上与线下双轴驱动,突破了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真正实现了学习的前移与后续。根据现有的教学主客观条件,针对职业学校学生的学习特征,该教学模式主要实现了三大功能。第一,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变得可显现,尤其是课堂之外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品质欠佳的职业学校学生来说,课外可显现的学习状态使得学习的可控性增加了,这既方便了教师的学情掌控,也便利了学生自己对学习情况的观察。电子工程系的张爽老师说,以前虽然也布置预习作业,但学生预不预习、预习得怎么样,教师是欠缺有效的掌控手段的。“比如我所教授的‘数字电子技术’课程,很多内容涉及芯片。然而芯片种类众多,功能、大小、特征都不同。有了网络平台,我就要求学生课前自主在网上查询资料,提前了解芯片。因为有了预习的基础,课上再讲解时学生的理解速度、掌握程度大大提高。一两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仅掌握了教学内容,还渐渐养成了自主阅读、自主学习的好习惯。”“我的课程在正式开课前会把一个模拟软件上传到平台,学生在课前预习并模拟操作,这样极大地节约了上课时间。并且平台还有模拟网络论坛开展互动的功能,学生有什么不懂的、不会的,直接在平台上提问,我们看到后会第一时间解答,避免了学生对教学存疑,因为不好意思问或者不能及时解决,久而久之就变得糊里糊涂的情况。”电子工程系方堃老师如是说。第二,要有效地利用网络平台,必然对教师的自我提升、自我完善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某种程度上这缓解了在绩效工资制度下教师队伍建设激励乏力的问题。“每次一接到新的教学任务,我要做的首先就是建立课程,将学生分组,确定分组对象后再按照课程章节、自己对该课程的已有认知、学生情况等寻找资料,不断充实课程资源。这个充实的过程对于我来说,也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信息工程系的教师任莉说。教师在使用网络学习空间后,每天要拿出固定的时间关注自己平台上学生的动态,无形之中让一些原本对网络无感的教师们转变了思维,以全新的眼光看待信息化。“我的年龄相对较大,信息化、网络这些东西对于我来说并不容易接受。但这个平台给了我一个很好的机会,让我这样的老教师也慢慢学着上网、学着使用电脑和空间来教学。对于教师来说,这不就是一种成长吗?”信息工程系教师付东云坦诚地说。第三,使用网络学习平台简化了传统教学中的事务性劳动,使得师生有更多的精力探索信息化教学新的实现形式。现在,不论是课堂作业还是课后作业,学生提交到平台后,系统会自动批改,教师能第一时间看到学生哪道题错得最多、哪个知识点掌握得不好,在后续教学中可以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平时的测验考试,学生在线测验,教师网上阅卷,双方都节省了很多时间。Moodle平台还有一个学习痕迹存储功能,根据学生所有的作业痕迹、测试成绩等,到学期末自动生成一张成绩统计表,学生可以针对错误率高的知识点展开复习,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正因为网络学习空间的种种优势,南工校目前已实现学生百分之百在线提交作业,教师百分之百使用网络平台资源进行教学。信息工程系的陈风雷老师教授的是网页动画及部分图形类课程。以往她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们要么理解不了,要么压根没兴趣听。而自从使用了网络空间,她会在课上播放一些与课程相关的微视频或者优质PPT,甚至是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互动游戏等,一下子抓住学生的眼球,学生不爱学、没兴趣的消极状态转变了许多。正如一名学生说:“我的学习习惯并不很好,以前上课总是爱睡觉。但自从用上了学习平台,我就再也不睡觉啦。”从2013年网络学习空间开始试点应用以来,南工校学生整体学习成绩提升明显。据不完全统计,“电机与拖动技术”“典型机床控制技术”“PLC控制技术”等课程学生评教、教师评学的优秀率都有较大提高。以2016年为例,当年企业对学生的满意度达96%,学生评教优秀率超过95%,教师评学优秀率达85%。三正因为南工校基于Moodle平台打造的网络学习空间实用简便,易于上手,能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且“性价比高”,目前已被全国61所职业院校和多家企业选用,现有注册教师1327人、行业企业技术人员193人、学生人。全国19所国示范学校的151名教师还基于该平台进行了电气技术应用专业全国职业教育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建设。2015年,该联盟建设的电气专业数字资源获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三等奖。2017年,南工校“职业学校网络学习空间创新设计与应用”的经验入选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学校优秀案例。南工校师生基于网络学习空间实现了教与学、教与教、学与学的全面互动,促进了师生协同发展,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了进一步扩大网络学习空间的效益,更好地利用信息化教学优势,项目负责人、南工校副校长张跃东表示,学校会对网络学习空间利用率高、使用效果好的教师进行多角度的宣传展示,加大培训力度,以点带面,让更多的教师用好网络空间,让网络空间的应用超越课堂,拓展到教师教研、学生活动的方方面面。比如:班主任利用网络平台鼓励学生读课外书,讨论交流读后感;体育教师利用网络平台分享运动技巧技术、竞技战术,线上线下同步教学;社团辅导教师把主题活动搬进网络学习空间,借鉴电子游戏的反馈机制提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积极性,等等。将来,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基于云架构模式的网络学习空间建设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源参与空间建设,拓展网络学习空间的服务领域,为教师、学生、家长、企业、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提供更好的服务;进一步研究泛在学习视角下的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模式,通过融合新时代教育理念,使学习空间更契合泛在学习的个性化、情境化、智慧化特征。这样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将使网络学习空间在南工校焕发出更多的光彩。

文章来源:《舰船电子工程》 网址: http://www.jcdzgc.cn/qikandaodu/2020/0808/354.html



上一篇:以创新创业教育为导向的电子工程科技竞赛实践
下一篇:暗香浮动,小米花开

舰船电子工程投稿 | 舰船电子工程编辑部| 舰船电子工程版面费 | 舰船电子工程论文发表 | 舰船电子工程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舰船电子工程》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